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17年5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洛阳、宜昌、襄阳:谁是最具含金量的中部“副中心”?

2017-03-16 三峡广电

  点击上方「三峡广电」关注我们!  



洛阳、宜昌、襄阳这三座城市,分别隶属河南、湖北两省,地理位置不相互接壤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:都是中部地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。


2016年,在中部地区众多省域副中心城市中,GDP前三名分别为洛阳3782.9亿元、宜昌3709.36亿元、襄阳3694.51亿元。


而在2008年,洛阳、宜昌、襄阳GDP分别为1919.6亿元、1026.56亿元、1004.7亿元。洛阳,曾经以巨大优势领先于宜昌、襄阳。


几年过去,宜昌、襄阳GDP几乎追平洛阳。


在百舸争流的城市竞赛中,这种追赶跨越是如何发生的?在新的起跑线上衡量,谁才是最具含金量的中部“副中心”?


省域副中心城市成新宠


省域副中心城市,这个略显专业的名词,曾经历从学界到官方的认可过程。

宜昌俯瞰


湖北省地域东窄西宽,省会武汉偏于鄂东。2001年,现任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的秦尊文提出,应在鄂西确立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
襄阳


“有些政府文本中叫省域次中心城市,实际上是一个概念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中部六省中的湖北宜昌、襄阳,河南洛阳,江西九江、赣州,湖南岳阳、衡阳、常德、邵阳,安徽芜湖,山西大同等,都是实质性的省域副中心城市。”秦尊文说。


综合实力:洛阳最强

俯瞰洛阳城



辐射力:宜昌、襄阳更胜一筹


“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,不是简单地在经济总量上保持前列,更要看它能否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。”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向记者表示。


2010年,宜昌、襄阳占湖北GDP比重均为9.6%左右,2016年增长到11.4%以上,而洛阳占河南GDP比重则从2010年的10.3%下降到2016年的9.41%。


在秦尊文看来,省域副中心城市占全省GDP的比重高于10%为佳。从这个角度看,宜昌、襄阳已起到了地区增长极的作用,洛阳在这方面则“走了下坡路”。


为何会这样?翻开地图,答案一目了然。


宜昌、襄阳距离武汉车程均在300公里以上,而洛阳到郑州的车程不到150公里,与秦尊文提出的300公里理想距离差距甚远。


如此短的距离,却有了“一主一副”两个重量级城市。在郑州经济首位度都还需要持续提高的当下,洛阳吸附资源的能力自然会被抑制。


创业指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引力。《河南省大众创业分析报告》显示,2016年洛阳创业指数仅为郑州的34%,甚至低于同样紧挨郑州的许昌。


“从区位角度考虑,离郑州更远、与湖北交界的南阳,其实更适宜成为河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。”秦尊文说。


当然,副中心城市的作用不仅是集聚,还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。洛阳大部分辐射区域被郑州覆盖,带动效应并不显著。


这种天生的局限,从政策文本的比较中可见端倪。


《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》指出,襄阳、宜昌需要分别发挥其对省域西北部地区、西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。


而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年发布的《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》中提出,洛阳要“密切中心城区与偃师市、孟津县、新安县、伊川县等周边县城的联系。”


“省域副中心城市理想的辐射范围,不应只是所辖县,还要扩大到周边地级市。”秦尊文说。


然而,相较于宜昌和襄阳辐射整个鄂西地区的定位,洛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略显狭小,仅涉及其所辖县市。


至于覆盖洛阳周边地级市的职能,则交给了郑州。《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》指出,“增强郑州辐射带动中原经济区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能力”。


不过,从现实情况看,襄阳、宜昌周边也有GDP仅占其体量20%左右的地级市州,辐射带动效果还需进一步加强。


2016年,襄阳附近的随州GDP为852.18亿元,为其23.06%;宜昌附近的恩施州为735.7亿元,为其19.83%。


湖北的“一主两副”现在已有一定成效,未来要进一步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,重视多极发展,打造更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。


未来:都需继续发力


长期以来,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会被外界进行对比分析。如今,作为各省“老二”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之间的对标也成为常态。


2016年12月,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,明确指出“继续做大做强洛阳、宜昌、芜湖、赣州、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。”此外,规划中提及宜昌、洛阳次数分别为7次、8次,襄阳仅出现了2次。


有人将这一现象解读为“洛阳、宜昌”发展后劲更大。但吴传清教授却不这样认为:“不用纠结于文本的表述,关注各地的发展计划更为现实。”


近期,三地均提出了2017年增长计划,将增速换算为绝对值后,洛阳、宜昌、襄阳GDP目标分别为4115.79亿元、4024.6亿元、4050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则分别为4616.05亿元、3701.7亿元、3800亿元。


可以看出,洛阳的目标依旧位居三市前列,而襄阳的目标则已超过宜昌。


但如果把视线放远到“十三五”,宜昌则比洛阳、襄阳具备更大魄力。


参考三地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,洛阳提出2020年的目标为GDP达到5398.64亿元,襄阳提出2020年GDP达6000亿元,宜昌则将2020年目标定位为7000亿元。


如何支撑这一目标?城市开发必不可少。


在城市开发方面,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和洛阳可能会受到掣肘。


杜甫曾言,“便下襄阳向洛阳。”把襄阳和洛阳联系到一起,无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标签。文化历史给城市带来人文气息,但也有不少限定性条款。


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大型开发时要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审批,宜昌没有这一头衔,开发起来反而更简单。”秦尊文说。


不过,宜昌山地限制太多,可开发面积相对不足。因此,这一板块三座城市基本在一个起跑线上。


在区域辐射力方面,宜昌有以其为核心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,襄阳是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城市,而洛阳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基础上提出了建设“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”概念。


秦尊文建议,三地应牵头建设好辐射周边地区的城际铁路,并在产业方面与周边地区协作共赢,“比如荆州汽车工业比较发达,荆门飞机工业比较发达,宜昌作为辐射两地省域副中心城市,就要与它们充分配合,错位发展。”


当然,比较之余,秦尊文则更多地强调要彼此借鉴学习。


“三地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,有同样的职责和功能,可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、共同发展。襄阳和宜昌去洛阳考察过,洛阳也来湖北学习过。”秦尊文表示,洛阳在工业、科教方面值得襄阳、宜昌借鉴;襄阳在城市规划方面更具特色;旅游业发展方面,则可以向宜昌取经。


未来,三地继续发挥省域副中心作用同时,各自能否完成预期规划?未来,中部地区会不会出现更强的省域副中心?我们只有拭目以待。


来源:宜昌广电新闻

编辑:刘慧艳

       商务合作:07176862151

投稿热线:07176862153

猜你喜欢:


     划重点!习近平两会布置6项任务,今年要这么干

♦     李克强总理记者会18个问题划重点(附视频)

♦     宜昌通报十大消费警示和霸王条款!

♦     相隔六百米两座万寿桥,傻傻分不清楚,你是否中过枪呢?

♦     幽灵一般的智能推送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